正找关系调工作被“人事领导”骗走1.3万
林某是某公司员工,某日晚,他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来电,对方自称是他的领导。林某近来正在找关系忙着调动工作,他一听是“领导”来电,马上想到单位分管人事调动的于书记,于是下意识问了一句:“是于书记吗?”对方马上接口:“是我”。“于书记”让林某次日到办公室面谈,说完就挂断电话。
次日上午,林某如约来到办公室楼下,这时“于书记”来电说,正在接待领导,让他在楼下等一会儿。不久“于书记”来电话称,领导急需用钱,自己在办公室不方便去银行,让林某帮忙先去汇钱。林某二话没说,立即赶到附近银行,汇了8000元到其中一名“领导”的账户。
之后,“于书记”又来电话说,给另外一名“领导”再汇8000元,当时林某没那么多钱了,他打电话想让同事帮忙汇款。同事一听,觉得不对劲,提醒他会不会是骗局。林某一下醒悟过来,让同事帮忙查询于书记的电话号码,查询后发现,该号码果然不是于书记的号码,再打电话过去,对方已失联,于是报警。
儿子“领导”来电在家老母被骗万元
陈某和妻子都是公职人员,因工作繁忙,他将母亲王某从老家接到福州帮忙照顾女儿。白天,陈某和妻子去上班,家里只有他母亲和女儿在家。
昨日上午,王某在家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陈某单位的林处长,在外地出差遇到麻烦,想向陈某暂借1万元周转,可陈某手机一直打不通,于是把电话打到家里试试。
对方能说出陈某的名字和工作单位,王某信以为真,担心不借钱会得罪对方,儿子在单位的日子会不好过,于是她一口答应,赶紧跑到银行,将辛辛苦苦攒下的1万元,打到了对方的账号上。中午,陈某打电话回家,王某将此事告诉儿子,他马上意识到母亲被骗,于是向警方报案。
警方支招:针对此类骗局,市民接到陌生号码的“领导”来电时,对方一般不会先表明身份,而是等着市民猜身份,然后“顺杆爬”,因此市民不要急着乱猜对方身份,多问几个和日常交往、工作相关的问题,对方答不上来,骗局自然不攻而破。